Tuesday, November 12, 2013

上路,与你邂逅

如果人生是一本书,我愿我的人生是一本由不同语言所编写的故事书

我爱旅行吗?不知道。
与其说我爱旅行,不如说我享受旅程种种人事物带给我思想上的冲击。
其实我还真是个自相矛盾的人,非常好玩贪新鲜却有点懒惰胆怯,所以我每一次的上路,都有点硬着头皮和给自己临门一脚的“去吧。”
 
这一次又回到土耳其安纳托利亚 (Anatolia) 中部的凯塞利 (Kayseri)出差,凯塞利是一个民风挺保守的城市,近几年来才被发展成工业区和大学镇,周围没有任何旅游景点可观光,由于不想把自己困在狭小的酒店房间内,决定到距离车程一小时的世界遗址,著名的卡帕多起亚 (Cappadocia),在美丽的奇岩绝境度过唯一的周末。

就这样的兴致和硬着头皮,我体会了卡帕多起亚那美丽的自然界奇景,最重要的,我邂逅了来自各国各地的上路者,无数个,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开启了视野,敲醒了心灵。

上路其中美妙的地方,在于与不同的人邂逅,尤其,在孤身上路的旅程。

来自上海富裕家庭的她,毕业后在奢侈行业工作,身在非常现实的社会里,曾差点和年长十年的商人订婚却临时悔婚只因感受到对方的现实和婚姻的相互利用,不愿妥协的她决定给自己放长假来体验生活、寻找跨国界的爱情。

他安安静静的,瘦瘦的身躯看不出来他其实是个马拉松健将,来自意大利一个靠近威尼斯小镇的他,没有一般意大利人刻板印象的浪漫或好搭讪,英文不太流利的他总是安静地聆听,也会细心地问孤身上路者需不需要为他们拍照片,旅程完毕各别东西时,他用力地握了我的手,说了句:“真的很高兴认识到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是诚恳的,没有一般欧美人客套礼貌的敷衍,他让我感受到,真心。

一对来自秘鲁的退休夫妇,有着让我羡慕的爱情。老婆娇小可爱,总随着新奇事物禁不住地惊叹,兴奋时抓着为夫者的手臂摇晃,有点温柔娇滴;幽默的老公自称狮子王,我深深地被他的豁达随性和风趣的谈吐所吸引,他总能够淡定地抛笑弹,啊,带有乔治斯古尼那种成熟的幽默。看得出来他的人生阅历不浅,非常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化解窘境和体谅队友的不便。他们之间没有太多激情的动作,但那默契十足的互动,抛笑弹时的对望、兴奋时的狂笑、耍花枪时的锤打,总是那么地充满爱。他们已经周游列国近半球,下一站就会由热爱航海的老公带着老婆从伊斯坦堡航行到杜拜,为期一周。(We will sail from Istanbul to Dubai, for a week, yes, I love sailing.)
 
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克林顿,是个容易让人接近的小伙子,开朗且乐于助人的他热爱户外活动,总在周末到深林露营野餐,来自移民国度加拿大的他接受度非常地广,从他的言行举止看得出来,这个小伙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活在当下,人生没有事情该让你不开心的,若是不开心就改变它吧!改变不了就离开它吧!貌似大剌剌的他其实非常地细心,总是默默着数着队员的人数看看到齐了没,记得有一回到了需要攀爬的monastry,大家就要离开的时候,忽然间发现有个来自印尼的女生不见了,克林顿二话不说地就攀爬上去寻找,再慢慢地把她带下来。有些事情你还真的不用多说,所有的修养个性都会由举动自然地流露出来,克林顿让我看见了不计较的热心肠。

还有,从波斯顿来到这里寻找灵感的建筑师、来自东京有礼貌又善良的赛车程式设计师、独立自主的土耳其女讲师,一样的旅程,不同的旅者,带着自己的故事,带走不同的启示。
世界很大,划地自限只会浪费生命让你探索真谛的机会
 

Friday, November 8, 2013

看穿文字背後的真相

看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决定收藏下来和分享:

看穿文字背後的真相
「我們被這個景象所俘虜,無法掙脫出去,因為它就存在於我們的語言之中,而語言則無可阻擋地不斷向我們重複。」──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英國哲學家

我們往往不太了解,言語在現實世界的體驗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打從一來到世上,我們的四周就環繞著各種語言和概念。比方說,父母可能會指著某個物品或人物,對小孩說出相關的字眼──這是椅子、這是湯匙、這是媽媽、爸爸、嬰兒、壞的、好的、美的、醜的、好心的、惡意的。我們靠著這些和其他許許多多的言語,形塑出自己的觀念,像是「我很乖」、「我的爸爸媽媽是最棒的」、「有些人是壞人」、「這種東西很醜或很噁心」。

由於我們天生就有社群中心傾向,所以我們也經常按照社會肯定與否的標準,來形塑自身的觀念,不假思索地接納社會所肯定的看法。隨著年歲漸長,我們會根據心目中所組合起來的各種言語和意義,形成各種意識形態、觀點和世界觀。這些觀念根植在言語之上,造就出我們的思維;它們支配著我們觀看世界的方法、我們所設定的預設立場,以及我們用來思考事情的種種理論。

我們常會字斟句酌,以求滿足個人私利或堅持自己的社群中心觀點。譬如「故弄玄虛」這個概念,就是利用語言來刻意掩飾或扭曲話語的根本意義,它很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試想以下這些例子:

附帶損害(collateral damage)這個詞彙,掩蓋了戰爭中有人無辜犧牲的事實。

我們的國家的孩童可以被教導「怎麼去認識這個世界」,但反之古巴、俄國、伊朗或利比亞的兒童就是「被洗腦」。

政治人物不是「亂花」納稅人的錢;他們是在「投資未來」。
我們是自由鬥士;他們是恐怖分子──即便我們都做出了某種「不道德」的行為。

我們代表正義;他們代表壓迫。
我們是有自信;但他們(只要與我們對立的人)則是很傲慢。

當我們的盟友在敵人手中喪生時,我們就說那是冷血攻擊;當敵人在我們的手中喪生時,我們則會說這是有仇必報。

美國政府以引渡犯(rendition)這個字眼,來指稱那些他們非法綁架到法律保護範圍以外的其他國家、並囚禁起來的對象,此舉目的在於方便當局可以在他們認為有需要的情況下拷問囚犯,因為美國法律禁止在美國本土進行這類拷問。

我們把農場畜養的動物稱為家畜(livestock),而不是「宰來吃的動物」。我們也會使用肉品、牛排肉和家禽肉等字眼,而不會說是死動物肉(請想像一下在餐廳裡點死動物肉的情景)。

也請試想以下這些言不由衷的話:
有時候我們嘴上會說:「我愛你」,但實際行為卻彷彿在說:「在還沒有更好的人出現之前,你可以勉強湊合一下。」

有時候我們嘴上會說:「我需要自由」,但實際行為卻彷彿在說:「我不想為自己的小孩負起責任。」

有時候我們嘴上會說:「沒有人是完美的」,但實際行為卻彷彿在說:「我正在遮掩自己身上那些不只偶爾出現的過錯。」

有時候我們嘴上會說:「我需要更多的愛」,但實際行為卻顯示:「我需要更多的性。」

有時候我們嘴上會說:「她是個隨便的女人」,但她的行為卻只是顯示:「她用有別於老派保守的方式,來探索自己的性欲。」

有時候我們嘴上會說:「我就是喜歡美食」,但實際行為卻顯示:「我對不健康的食物上癮了。」

有時候我們嘴上會說:「我真的有試著省錢」,但實際行為卻顯示:「我對購物上癮了。」

我們選擇的用語決定了我們對於「真實」的看法。舉例來說,如果你不願意配合同事們不理性的想法,就可能會被認為是「不合群」(uncooperative)。按照這個邏輯,要「合群」(cooperative),就意味著要接受眾人的想法,即使那個想法並不合理。

試想美國政府用來拷問他們所謂「敵人」的「水刑」(waterboarding)。水刑聽起來可能像是使用衝浪板在海上進行娛樂活動,但實際上這個動作的意思,卻是把水灌到一個仰面躺著的人臉上,讓他感覺像快溺斃一般,並且反覆進行。但利用英文的「waterboarding」這個字眼,我們就可以混淆虐囚的事實,把虐待的行為加以掩飾、淡化,然後隱匿可怕的真相,為自己形塑正面形象。

簡而言之,你對事情的想法,以及(在概念化的過程中)你認為自己和那些事情有什麼關係,決定了你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而這些概念化過程,又和你所選擇的用語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有人說:「我愛你」,你就能很容易地在他們的行為裡看到對你的愛意。如果有人說:「我正嘗試在生活中進行自省」,你就能看到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合乎理性。但是批判性思考者會試著在心中重現或概念化,看看什麼才是實際狀況。他們會試著使用緊扣真實情形的用語,透過遣詞用字來掌控自身行為。他們明白,自我欺騙只會讓他們的想法流於自私,而不能反映真相。

書名: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
30 Days to Better Thinking and Better Living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 A Guide for Improving Every Aspect of Your Life
作者:琳達.艾爾德、理察.保羅

确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有些话,是拿来欺骗自己让自己好过;有些话,用来欺骗别人,塑造想要的形象;有些话,是为了掩饰自身的恐惧与错误;有些话,努力地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的价值。
我们都忘了,耳朵让我们听见话语,眼睛让我们看见表情,但心,让我们感受真正的目的。
 
喊一百句口号,不如做好自身的一件事。
行动证明的成果,胜过话语的承诺,而话语带来的伤害,有时候用一百个行动也弥补不了。
宁可,无声胜有声。